索 引 号: | 011217651/2017-19830 | 发文字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17年08月25日 |
发文单位: | 区政府办 | 发布日期: | 2017年08月25日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区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四次会议文件(2)
关于梁子湖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7年8月24日在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经济发展改革局局长 李安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下半年需重点抓好的工作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6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55亿元,同比增长25.93%,占年计划的42.7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74亿元,同比增长11.61%,占年计划的50.84%;财政总收入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23.64%,占年计划71.9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8亿元,同比增长43.64%,占年计划的7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05亿元,同比增长11.60%,占年计划的47.22%;外贸出口完成69万美元,同比增长-17.90%,占年计划的37.1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亿元,同比增长26.15%,占年计划的52.08%;旅游综合收入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43.00%,占年计划的23.71%。
从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来分析,全区经济社会呈现“稳中缓进、结构趋优、质量向好、后势看涨”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克难求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工业生产持续走低的严峻形势,区政府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力促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一是提升规模工业效益。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去年同期提高近20个百分点。二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2017年,将12家工业实体纳入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对象,根据国家对新投产项目报送规上企业要求,组织企业进行申报。1-6月,全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成4家,6家正在积极申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30家,吴都酒业获得全省酒业十佳明星产品荣誉称号,楚风竹韵负责人被评为全国科技创新人才。三是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题。争取县域经济企业财政间歇资金4300万元,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后劲的成长性企业发展,3月中旬已将4300万元拔付到20家企业。
(二)农业经济持续向好。一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 19.68亿元,同比增长3%;农业增加值9.48 亿元,同比增长2.2 %。夏粮总产1.75 万吨,同比增0.5%;油菜总产 1.84 万吨,同比增2 %;蔬菜产量 8.4万吨,同比增1.3 %;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23.3万亩。生猪存栏量达4.03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0.31万头;家禽存笼109.3万只,比上年同期减少3.2万只。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认真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项目,建成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6万亩,发展中药材、无花果、香菇、花卉等2200亩。推进有机品牌建设,举办有机产品认证培训班,组织全区生态农业基地业主接受有机知识培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做好全区有机农业基地环境、生产环节的认证检查,全区新申报“三品一标”认证8个。主动对接省市发改委,在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评选工作中,涂家垴镇已被确定为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镇。梁道有机米、铁皮石斛等有机农产品正逐步得到市场青睐。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认证检测、统一监督管理”等措施,强化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发动工作,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健康种养殖技术、病虫生物防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清水养殖和清洁种植模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三区”达标整治,已关停禁养区内7家养殖场,减少畜禽存量12000头(只)。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全区新增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业企业、农业经营大户13家,全区品种水稻优质率在95%以上。土地流转步伐加快,累计建成145个生态农业基地。
(三)三产活力不断增强。1-6月份,三产实现增加值 6.36亿元,同比增长12.5%。一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上半年,培育发展电商10余家,全区累计达到32家,87个村实现光纤全覆盖。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3亿元,同比增长35%。二是生态旅游再上台阶。梁子湖高尔夫五星级酒店、梁子岛红色旅游开发等一批旅游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迅猛,成功举办了风车节、美食节、蓝莓节、采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实现“镇镇有节、四季有景”,旅游向全域化、全年化发展,旅游人气明显升温,景区美誉度不断提高。三是健康产业发展迅猛。健康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以校地合作为支撑,以PET—CT项目为模板,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进驻为契机,全力推进梧桐湖生态健康科学城建设,打造百亿级健康产业集群。目前,与梧桐湖新区合作共建的高校院所共有3家,合作项目共计34个,其中华科项目29个、华师项目4个、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项目1个。
(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有效投资形成规模。以梧桐湖新区为重点的有效投资扎实推进,1-6月,全区共实施建设项目近40个,总投资100多亿元。太和水厂、农网改造、污水燃气、水利设施、公共体育等大批项目相继建成。二是争资立项成效显著。上半年,争取中省项目4个,到位资金2400多万元。全区立项项目30个,总投资13.37亿元;备案项目14个,总投资1.39亿元。三是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17年,我区纳入市级重点管理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37.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5个,新建项目5个。1-6月,我区已开工项目19个,开工率95%,1个未开工项目正在抓紧调度,预计10月份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4.0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37.55%。其中华中师范大学梧桐湖校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200亩,预留800亩发展用地,总投资30亿元,项目建议书已批复,正在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征地和规划手续。四是项目推进措施有力。建立重点项目拉练制度,重点项目拉练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每次选定一个镇(新区)作为主战场,由区经改局负责组织实施。
(五)招商引资成效显现。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产业,以建设梧桐湖生态健康科学城为主抓手,加强校地合作,政企合作,采取产业招商与精准招商相结合、平台招商与小分队招商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式,领导挂帅,全员挂钩,合力招商。 元至6月份,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1亿元,同比增长26.15%,占目标任务的52.08%,其中省外资金完成13.7亿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54.8%。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虾稻混养项目、苗木花卉观赏园项目、良梓花海乐园项目、中部医疗项目、医药研发科技项目),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50%;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个(虾稻混养项目、苗木花卉观赏园项目、良梓花海乐园项目、薪火数控项目、万度光能项目、得康科技研发项目、中部医疗项目),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6.6%;签框架协议4个(九鼎投资公司生态旅游项目、中国花谷生态农业项目、毛塘半岛项目、风力发电项目);重点跟踪洽谈项目8个(美好置业项目、亿利生态修复特色小镇项目、梁子体育小镇项目、房车小镇项目、联创健康小镇项目、PET-CT产业园、华科国际学院、中科院)。
(六)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一是精准扶贫有序推进。确保2017年3个贫困村、1461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全区43个村级的光伏扶贫项目光伏板安装工程全部完工,已有8个村并网发电,8月底所有村将并网发电。二是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高位发展,薄弱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稳步推进,总投资3200万元的梁子湖高中现代化改造项目、太和镇中心幼儿园、沼山镇中心幼儿园、梁子湖区体育运动场等大批中省项目进展顺利。2017年春季,为学前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在园幼儿340人发放生活补助17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1124人发放生活费补助60.2万元,为普通高中学生264人发放国家助学金24万元。三是美丽乡村民居改造深入推进。2017年,梁子湖区民居改造村湾10个,现已完成民居改造38户,完成总投资773.56万元。督促梧桐湖新区完成2017年度大垅、鲊洲1259套棚房区改造工作,目前已全部开工,主体工程完成了45%。涂家垴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完工,沼山镇集镇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东沟镇污水处理厂场地平整基本完成,梁子岛污水处理厂改造及管网完善工程已经启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228处。四是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全面推进2017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区征缴入库个人资金749.9 万元,适龄人员参保缴费率达74.09%。完成2017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征缴目标任务,全区征缴城乡居民医保资金1985.43万元,比去年增长21.29%,参保率达86%。按照实现全区户籍人口社保“人手一卡”的要求,全区已完成社保卡数据采集13.08万张,制卡12.07万张。五是社会救助迈出新步伐。上半年,共为3029户、5540名城乡低保户发放低保资金946.60万元,为920人(户)发放医疗救助金156.13万元,为1170户发放临时救助金101.50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补助36.3万元。计划生育顺利通过市级半年考核,全民健身及文化体育活动健康开展,安全生产全面加强,信访形势逐渐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存在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规上企业总量减少,而以PET/CT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处于项目建设的初级阶段,还不能迅速释放效能;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见效较缓。
(二)重点项目推进缓慢。由于受建设资金、征地拆迁等要素影响,全区重点项目推进相对缓慢。
(三)完成年度计划压力较大。大多数经济指标未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落后进度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落后进度2.8个百分点,外贸出口落后进度13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收入落后进度26个百分点。
(四)社会治理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精准扶贫、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教育质量、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离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我们都要认真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我们将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信心,持续发力,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抓落地,增强经济发展外生动力。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机制,换道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变引企业为引科技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招才引智,变项目招商为产业链招商。继续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联系,牢牢盯准旅游、农业、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依托梧桐湖新区建设,大力推行“飞地经济”,力争武汉园发中国花谷、森禾花卉主题公园等项目早日开工;做好项目策划,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龙头骨干项目,为梁子湖区生态文明建设储备发展后劲。加快东湖高新建设,利用贫困区绿色通道,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落户,力争引进亿元项目5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1个。进一步优化安商服务,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强化区领导领衔、引资单位牵头、相关部门通力配合的工作机制,抓好签约项目落地全程跟踪服务,畅通重大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加快落实规划、用地、环评等建设条件,确保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二)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抓推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认真做好项目谋划工作,积极谋划一批事关梁子湖长远发展、防范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项目,加大争取力度,提高“入围率”。围绕项目建设各关键环节,切实统筹解决征地、拆迁等问题,重点推进60个政府投资项目,尤其是交通、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着力补齐基础设施滞后及配套服务不全短板,做好鄂咸高速项目的服务协调,加快华中师范大学梧桐湖校区、梧桐湖新区道路基础设施、人民医院、旅游码头、11万伏变电站、商业综合体以及太和自来水厂、全区农村集镇污水处理、太友路和牛宅线改造等项目建设,增强配套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提高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拉练机制,对照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实行一月一调度,压实责任,强力推进。
(三)以产业升级为主线,抓转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一是做优生态农业。围绕全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心工作,努力实现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目标,推进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补齐短板,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发展农村电商、优化有机农业奖扶政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打造一批优质高效有机农业基地和产品,实现生态农业提档升级。二是做强生态旅游。加强与生态文明公司对接,加快推进集镇改造和民居改造,在沿湖、沿线、沿山打造一批美丽村湾,以捕鱼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全面实现我区旅游业提档升级。深入对接武汉园发集团、浙江森禾集团万亩花谷项目,打造彩绘梁子湖。三是做大健康产业。深入细致对接和服务市校合作一批科技前沿型的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生态健康科学城的集聚效应。
(四)以深化改革为任务,抓落实,推进创新举措见实效。坚持不懈“退出一般工业”,坚守三条“红线”,加强集镇小产权房治理,依托梧桐湖生态健康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大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项目引进和扶持力度,力争年内3至5家高科技企业建成投产。加速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深入开展金融服务信用县市区创建,做好银企协调工作,优化金融信用环境。研究出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税费成本、用电成本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抢抓国家实施“大扶贫”战略的机遇,全力推进交通、水利、农村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补短板。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全力做好PPP项目的包装策划,努力加大民间投资力度。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五证合一、一证一码”基础上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统筹推进公共交通、教育管理、环卫管理、供销社综合体制等各类改革。
(五)以脱贫攻坚为基础,抓成效,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一是继续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年度精准脱贫任务。二是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下半年,将进一步在全区推广“捆绑式”扶贫、“激活式”扶贫、“带动式”扶贫、“兜底式”扶贫四种作法,推动贫困户脱贫增收。除五保户外,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落实产业或就业帮扶政策。
(六)以民生改善为根本,抓提升,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围绕“六大工程”,抓好民生改善工作。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继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民居改造,实现城乡一体化环卫体系高效运转,形成长效保洁机制,建设完成沼山镇、东沟镇、梧桐湖新区等三座污水处理厂和梁子岛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加快推动全区污水全覆盖工作。二是教育提质工程。加快推进梁子湖区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建设,确保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启动涂镇、沼山、东沟中心学校、梁子湖区移民学校工程建设。三是卫计提升工程。实施好涂家垴镇医院改造工程,完成梁子湖区人民医院建设。四是社会保障工程。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参保人数68000人、综合参保率达98%、缴费金额达到960万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更加关爱留守儿童、妇女、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五是创业就业工程。加大就业创业力度,完成创业培训120人,新增城镇就业700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争取区社会服务实训基地及乡镇服务平台项目实施。六是公共文化工程。完善镇级、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或改扩建部分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今年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心两翼”为重点,切实加强有效投资,加快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信心,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 |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