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梁子湖区交通(三线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索  引  号: 011217651/2014-27551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14年12月30日
发文单位: 区交通局 发布日期: 2014年12月30日
主题分类: 其他 效力状态: 有效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安排,12月12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祖元带领区人大财经委成员及相关代表,在区政府副区长鲁殿明的陪同下,先后实地视察了梧桐湖沿湖大道、广家洲大堤、前海湖大堤、太友路、牛舒线、涂梁线等道路,并在涂家垴镇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听取了区工交办主任谢金春关于全区交通工作情况的汇报后,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三线”交通的建设情况

通过实路跑、沿线看,结合区工交办的汇报,调研组认为,几年来,全区交通工作,主要是道路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最直观感受就是形成了以铁贺线、樊湖线等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脉络、以联村公路为支点的“大公路、大交通”公路网,特别是通村公路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到村到湾到户”的格局。

(一)形成了互联互通的新路网。目前,全区道路交通以S239、S314省道两条主动脉线路为主轴,梧桐湖月山大道、广家洲大堤、前海湖大堤、太友路、牛舒线、涂梁线等“三线”重点支线和各镇的村湾路联通,区内交通四通八达、形成网络。可以给出这么一个结论,道路交通除了外联不尽人意,那么内联却是达到极致。

    (二)创造了“湾组通”的新辉煌。早在2009年,我区就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国家“村村通”任务,实现了区域内“村村通”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村村通”工程升级为“湾组通”。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20公里,其中村道就达950公里,占总里程的85%,农村公路网的密度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三)开启了对外联通的新格局。调研中我们发现,制约我区道路交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在于对外联通,其次就是境内两条省道的等级低、不畅通。正是鉴于此,正在编制中的梁子湖区“十三五”交通项目建设综合规划,将力促实施鄂咸高速,并在全区各镇设有高速互通匝道,将启动实施铁贺线改道和葛湖线一级道路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真正意义上带领我区的交通对接武汉、鄂州、黄石、大冶、咸宁等大中小城市群。

二、存在的问题

诚然,道路建设只是交通工作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道路的养护、危桥的改造、站场的建设等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概括如下:

(一)村道养护经费未列入预算。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规定,列养的公路养护经费和路面修复面积均需要区财政进行配套,并列入财政预算。据省市下达的任务,我区每年需要配套的养护和修复经费在200万元左右,但遗憾的是,该项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导致养护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相关破损路面的及时修复。

(二)公路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给予的财政补助资金只占项目总投资的20%,剩余的80%均是需要地方配套的。如正在实施的牛舒线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区政府需要配套资金7700余万元,区政府无此财力。事实上,之所以该项目能够启动,是因为市交通局在公路的建设上采取了“以地换路”的模式,即区政府给相应土地,然后由市交通局施工。可以预见的是,“十三五”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肯定也是走“以地换路”的模式来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难题。但问题是,土地储备和收购问题也较难,需未雨绸缪。

(三)道路交通工作力量尚未配齐。职能上,交通工作应该归并于梁子湖区住房建设交通局,而实际上履行该职能的却是区工交办。工交办现有在职在编工作人中员4人,其中还有1人担负着工业经济的相关工作,对口协调市经信委等职能部门。相对繁重的道路建设、管理、协调等任务而言,如此工作力量稍显单薄。

三、相关建议

本着从简从实的原则,针对以上调研中发现的重点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供区委决策参考:

(一)重点跟踪好“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组建工作专班,在全面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我区对外快速便捷联通的主干道及匝道的选址提出前瞻性的科学意见,便于省市交通部门的吸纳和完善。

(二)根据规划布局做好项目区的土地储备工作。根据“十三五”交通规划的实施,提前统筹安排好各项目区内土地的收储工作,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确保“以地换路”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体现出自身价值。

(三)根据省市文件规定落实公路养护经费。就我区目前的财力,200万元左右的配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不存在很大问题,此外,鉴于2009年最初“村村通”时,公路建设仅3.5米宽,加之存在赶工期等诸多问题,现在正是道路养护的高峰期,群众对此关注度较高。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公路养护力度。

(四)要科学充实交通部门工作力量。针对“十三五”交通规划的投资任务,鉴于区工交办的人手力量和经费有些不足,为确保“十三五”交通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可考虑通过以钱养事、聘请专家等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监理、验收等专业性工作,确保全区的道路建设事业再创新辉煌。
 

梁子湖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14年12月15日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地址、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梁子湖区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区府路1号

联系人:区政府办

联系电话:027-6069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