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4-2025学年是涂家垴镇中学深化"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理念的关键一年。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我校生源结构特殊(留守儿童占比超65%,单亲家庭学生占比约28%),学生总数仅115人(七年级40人、八年级44人、九年级31人),面临着家庭支持不足、学习习惯差异大、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等挑战。本年度,学校以"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出彩机会"为目标,在聚焦教学质量提升核心任务的同时,结合学生兴趣与地域特色,重点通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护航学生成长——既以精准教学助力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突破,更通过多维育人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时代少年,为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涂中样本"。
一、总体质量概况:小规模下的"高韧性",特殊生源中的"新突破"
本年度,我校在学生基数少(全校120人)、家庭支持薄弱(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的客观条件下,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呈现四大亮点:
中考与调考成绩显著进步:九年级毕业生中,重点高中录取人数超额完成区教育局下达指标(具体完成率以区级通报为准),优秀率(总分达普高线80%以上)稳定在42%左右,后进生转化成效明显(入学时成绩低于普高线30分以上的学生中,超六成中考达普高线);七八年级参加全区统一调考,总均分与学科单科成绩在同类农村初中中处于上游水平(具体排名以区级反馈为准),数学、英语等学科表现突出。
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通过系统推进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学生的安全意识、心理韧性与学习内驱力显著增强——安全演练参与率100%,应急逃生技能熟练度提升;心理辅导覆盖率超90%,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明显改善;课堂专注度与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师观察记录显示,九年级学生主动提问次数较学期初增加40%)。
体育特色激发校园活力:没有专业篮球教练队伍,但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训练,校男子篮球队获梁子湖区初中组篮球联赛亚军,篮球特长生中考体育测试"篮球运球绕杆"项目满分率达93%(全区农村初中平均约85%),带动85%以上学生养成日常锻炼习惯,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从上学年的92%提升至98%。
二、关键举措与实施路径:多维育人护航成长,精准教学夯实基础
(一)分层教学:精准赋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大(七年级新生小学毕业成绩及格率62%;九年级学生中考学科基础得分率差异达40%以上)的现状,学校推行"三层四维"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科基础将学生分为"基础巩固层""能力提升层""拓展挑战层",通过"课堂任务分层设计+课后作业个性化辅导+小组互助学习"帮助学生补短板、强优势。例如,数学组针对"函数与几何综合"等难点章节,为后进生设计基础巩固题(侧重公式应用),为学优生增加拓展探究题(侧重思维迁移);语文组结合留守儿童阅读量不足的问题,在"基础层"重点强化经典课文背诵与字词积累,在"提升层"引导撰写读后感与片段写作。
(二)温情管理:用陪伴弥补家庭教育缺失
针对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占学生总数超65%),学校在"心灵驿站""代理家长制"基础上,通过日常谈心、课后辅导等方式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结合篮球等集体活动增强师生互动。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利用傍晚或周末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运球、投篮、讨论战术,在运动中建立信任;班主任定期家访(本年度覆盖率100%,重点学生每两周1次),通过电话、微信与家长保持沟通,形成"家校协同"的关爱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参与篮球等集体活动的留守儿童中,"主动与教师交流"的比例从32%提升至68%,"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反馈减少41%。
(三)教研赋能:教师"边学边教"探索特色路径
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聚焦"分层教学策略""农村课堂有效性"等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案例研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例如,英语组针对学生听力薄弱的问题,开发"每日5分钟听力训练包"(内容包含生活场景对话、校园广播模拟);物理组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如用矿泉水瓶演示大气压强),提升课堂趣味性。同时,鼓励教师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融入学科教学——数学教师通过"统计家庭用电量"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用电,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我的心理成长故事",将知识学习与素养培养有机结合。
(四)多维育人:安全、心理与学科教学协同发展
本年度,学校以"保障生命安全、呵护心理健康、夯实学业基础"为目标,系统推进三大教育工程,与学科教学形成育人合力:
安全教育:筑牢生命防线,守护校园平安: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每两周1节安全教育课),内容覆盖交通安全(如骑行电动车佩戴头盔)、防溺水("六不准"口诀背诵与情景模拟)、消防安全(灭火器使用与疏散演练)、食品安全(识别过期食品与健康饮食)及防欺凌(识别与应对技巧)。每月开展1次专题讲座(如"春季传染病预防""网络安全教育"),每学期组织2次应急演练(火灾逃生、地震避险、防踩踏等),师生参与率100%。通过"安全微课堂"(校园广播每日播报安全提示)、"班级安全员"(每班设2名学生负责日常提醒)强化日常渗透,本年度校园安全事故零发生,在上级部门安全检查中获高度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护航青春成长,培育阳光心态:依托"心灵驿站"(配备1名兼职心理教师),建立"筛查-干预-跟踪"全流程机制——开学初通过问卷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状态摸排(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为有需求的学生建立个性化档案;开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释放"等主题团体辅导(每学期8次),针对个别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本年度累计辅导42人次,覆盖留守儿童75%以上)。通过"心语信箱""心理漫画比赛""我的抗挫故事分享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学会自我调节。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学生表示"遇到烦恼愿意主动倾诉",留守儿童情绪稳定性显著提升。
学科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夯实学业基础:各学科组以课程标准为纲,结合农村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设计:语文组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如"我的家乡"主题征文、经典名著片段赏析),数学组注重思维培养(通过"问题链"引导探究),英语组强化听说能力(利用早读开展情景对话),物理、化学组增加生活实验(如用蜡烛探究燃烧条件)。针对后进生,教师通过"课后15分钟微辅导""学习小组互助"等方式补漏(本年度累计辅导超200人次);针对学优生,提供拓展资源(如科普读物、学科竞赛题)。七八年级调考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较上学年提高3-5分,优秀率提升5%-10%;九年级中考模拟考中,校均分排名靠前,学生学科基础扎实度与思维能力显著提升。
(五)资源整合:家校社协同突破条件限制
针对农村教育资源有限的现状,学校通过家长会(每学期初、末各1次)、微信群(每日推送学校动态与教育方法)、"家长开放日"(每学年1-2次)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如督促作息、参与亲子阅读);联合社区争取支持(如提供活动场地、捐赠图书与体育器材),邀请家长参与"篮球赛""安全演练""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形成"学校主导、家庭支持、社区助力"的共育格局。本年度家长满意度调查中,对学校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分别达98%、96%。
三、教学成果展示:学业与素养的双向提升
(一)学业成绩:重点突破与整体进步并存
九年级毕业生中,重点高中录取人数超额完成区教育局下达指标(具体以通报为准),优秀率稳定在42%左右;七八年级调考成绩在同类农村初中中处于上游水平(具体排名以区级教研室为准)。学生学科基础扎实度与思维能力显著提升,课堂专注度与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
(二)综合素养:安全意识、心理韧性与体质健康全面增强
安全素养:学生掌握基本应急技能(如灭火器使用、地震避险逃生路线),校园安全事故零发生;
心理素养: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提升(问卷调查显示"能主动调节负面情绪"的比例从45%增至72%),心理辅导覆盖率超90%,校园内互帮互助氛围浓厚;
体质健康: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8%,篮球等体育活动带动日常锻炼习惯养成。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 强化艺术与体育教师专业培养:争取区教育局调配专职音乐/美术教师(或外聘兼职教师),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组织现有体育教师参加专业篮球教练培训(每学期1次),邀请城区篮球队教练定期指导;为艺术/体育教师搭建实践平台(如校际交流课、区级比赛),提升教学与训练能力。
1. 深化家校沟通实效:每月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如亲子沟通技巧、青春期教育),通过案例分享指导家长科学育儿;设立"家长开放日"(每学期2次),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听课、课后服务观摩,增进理解;成立"家长委员会",吸纳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活动策划、管理决策(如课后服务课程遴选),提升参与深度。
2.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制定"分层分类"培训计划——针对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信息化应用"培训,针对骨干教师开展"教学创新+课题研究"研修;增加外出学习名额(优先覆盖薄弱学科),建立"培训归来分享会"机制(参训教师回校传经验);优化师徒结对制度(覆盖所有学科),通过"听课-磨课-评课"闭环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结语
本年度,我校在教学质量提升与特色探索中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艺术体育教师专业性不足、家校沟通浅层化、教师发展支持弱等核心问题。未来,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通过精准补短、深度协同、系统赋能,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努力办好农村孩子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涂家垴镇中学
2025年8月10日
![]() |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