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沼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各项事业发展保持较好态势。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持之以恒抓党建,党的建设持续提升。一是持续筑牢思想根基。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专题研讨等制度,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23次,督促落实各支部严格完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主动学”形成常态。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3次,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细。二是不断夯实基层堡垒。坚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落实完成好中期换届工作。共筛选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58人,拟在2026年换届调整14名村两委。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本年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8人,新发展党员29人,转正32人。三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镇各级党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53场次、讲授纪律党课31场次;强化监督执纪执法,开展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截止11月,我镇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4件,结案22件,给予党纪处分21人,政务处分1人。
(二)全力以赴稳运行,经济发展彰显韧性。1-10月完成财政税收5497.4万元,其中:税收完成4653.5元,非税913.7万元,累计完成数占全年计划数71.4%、62.9%、228.4%。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228万元,同比增长37.37%。目前,全镇在库建设项目2个(袁家湾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和少峰村农业综合体项目),剩余投资额20513万元。1-10月完成社会零售品销售额29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56%。1-10月完成工业总产值完成8384.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9%。编制完成9个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沼山流域农业水系治理项目、幕埠山森林公园步道项目、前海湖水生态修复项目、湖滨带水生态修复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集镇给排水改造项目、占补平衡项目、增减挂钩项目、全域国土整治项目),其中占补平衡项目、增减挂钩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12月完成;前海湖水生态修复项目和湖滨带水生态修复项目2个项目已入项目库。总投资1亿元的湖北成大服装有限公司压胶服项目已经签约并投产。总投资4.46亿元的国产高端精密测量仪器研发提升项目已完成专家组现场实地评估。
(三)标本兼治抓生态,流域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全力控源截污。新增一座日处理污水500吨的应急污水处理设备并投入使用;针对居住集中、排水问题突出的王铺大塘区域,对周边147户雨污分流管网及提升泵站完成升级,建成口袋公园。二是加强水系治理。利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二期)资金,对怀万港开展河道清淤、护坡生态改造和除险加固。利用污水处理厂尾水资源打造人工湿地公园,整合周边60亩闲置土地建成三级人工净化塘,已完成基础构建和水草种植,尾水经湿地净化处理后排入怀万港,枯水期时可用于保障下游基本流量。三是建设湖滨生态缓冲带。环梁子湖100米排口范围内3826亩鱼池全部退养,完成4450亩东井内围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试点任务,持续在东井内围、怀万港等地种植水草。四是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共同缔造,广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累计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1000余人次开展卫生大扫除行动,消除“三堆两垛”400余个,义务投工投劳286人次。完成户厕改革5538户,公厕改革133所,全镇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20%;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厨余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农村易腐垃圾闭环处理142个自然湾全覆盖。
(四)立足实际兴产业,农业农村基础更牢。一是产业发展步稳蹄疾。累计建成21个特色农业基地,沼山胡柚、金丝皇菊、火龙果、吴都花卉、有机果蔬、梁湖碧玉茶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沼山镇成功入选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目前,沼山镇有新型农业主体121家、种养殖大户147户,扶贫项目产业26个,2024年区级批复7个项目合计800万元。二是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全面加强“两不愁三保障”,2024年春季雨露计划奖补245人;脱贫人口享受农村居民合作医疗补贴5858人,组织开展7期技能培训,共计234人参加,累计已安置公益岗共计214人。三是文旅融合持续推进。持续加强张裕钊书法、玉连环、牌子锣、穿花龙舟、采莲船等非遗品牌建设,王铺村麦芽糖、沼山村根雕入选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梁子湖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入选长江流域研学旅游联盟营地基地委员会第一批成员单位名单。成功举办非遗项目穿花龙舟比赛,配合梁子湖区举办2024梁子湖区半程马拉松比赛、湖光骑遇节暨梁子湖100K自行车嘉年华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近200万人次。
(五)多措并举保和谐,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一是社会治理不断巩固。按照“因地制宜、无缝覆盖、方便管理”的原则,重新划分45网格,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今年以来共计化解各类矛盾224起。对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进行每周研判,对涉及重点人员和群体的5个村的16名重点人员落实专人包保,联合多部门定期对82名重症精神病、40名吸毒人员等进行走访摸排和管理,确保我镇大局稳定。二是基层减负持续推进。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对全镇19个村(社区)的挂牌全面清理,摘除不合理挂牌475块。全面清理开具不合理证明事项,共取消不合理证明清单34项,取消不合理登记盖章78次,联系派出所、卫生院、信用社等机构沟通不合理证明事项12次,清理各类工作群52个。三是安全底线坚决守牢。常态化开展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小型服装厂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大检查,共检查企业93家(次),督促整改隐患45处,整改率达100%。加大森林防火、秸秆禁烧日常执法巡查力度,坚持打早打小打了,今年以来处理火情11起,交由公安机关训诫5人。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检查排查经营单位24家次,发现不规范经营5家,现场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文书5份,现已整改完成。查处违规储存、销售烟花爆竹1家,并现场依法收缴取缔。
(六)紧扣民心增福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一是社会保障更加完善。2024年新增农村低保30户74人,取消低保92人;新增持证残疾人49人,新增残疾护理补贴32人;新增生活补贴26人,临时救助205户38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6568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6737人,参保率55.05%。二是社会事业有序进步。认真开展创文工作,在集镇和省道沿线布置各类宣传喷绘、宣传栏,更换破旧、过时、非标公益广告50余处。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村湾理事会”等作用,组织各类志愿服务200余次,开展理论宣讲、走访慰问、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20余次,开展移风易俗、禁毒禁赌、扫黄打非主题活动10余次。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围绕全镇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进行报道,在省、市各类主流媒体报道沼山130多次。积极落实征兵政策,5名大学毕业生、5名在校大学生今年应征入伍。三是集镇建设不断优化。完成集镇道路破损修复49处,清除小广告、牛皮癣4312处,植绿补绿约2300平方米,安装维修路灯100余盏,定做危房、施工围挡320平方米;常态化开展查违控违,今年共查处新建、抢建违法建设5处,拆违面积总计320㎡;新建(加宽)农村公路5.2公里,朱山东村杨一凰、洪内村鄂家庄危桥重建工程已完成。
二、2025年工作思路、重点及措施
(一)强根固本、夯实基础,全力以赴推进党建工作。一是持续做好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第一议题、专题研讨等制度,建强理论宣讲队伍,以讲堂、入户、线上的方式,让党的最新理论深入基层。二是强化党员管理。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建立“123”工作机制,即每发展一名党员需吸收两名积极分子和三名入党申请人。深化党员“亮身份,重践诺”等活动,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三是优化两委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从优秀青年、退役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人员中择优选拔,通过理论培训、岗位锻炼、结对帮带、跟踪培养等措施,为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二)稳中有进、保促结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狠抓项目建设。认真梳理已开工或即将开工投资的项目,积极与项目单位对接,对投资规模与投资金额进行分析研判,对项目进展实施动态追踪,及时掌握开工建设、施工进度等相关情况,确保全镇项目入库无遗漏。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乡招商,重点围绕文旅产业、农产品加工等,并积极发展和招引总部经济,让更多税源企业落户沼山。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命线”,涵养项目生长的良好生态,努力在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三)巩固深化,提质提标,持续深化流域治理。一是整改存在问题。以水资源、水质量问题整改为抓手,健全“源头控制+末端治理+运管维护”工作模式,加快推进沼山集镇污水管网整治,确保污水获得高效处理。实施港渠清淤疏浚、护坡整治、人工湿地建设、全域水草种植等各项工程,有效改善水质。二是统筹保护发展。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统筹谋划下一阶段各项工作。调整工作重心,在完成生态保护重点任务后,加大发展方面工作推进力度,依托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文旅产业。三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先进经验,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解决面源污染突出问题,持续改善乡村环境。
(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做强现有产业。全力向上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并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的合作,持续加强对胡柚、黄桃、非洲菊、茶叶、红心火龙果等特色农业基地的扶持保障,促进武昌鱼产业链健康发展,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强镇。二是筑牢耕地保护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做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耕地流出整改和撂荒地整治,积极引进市场主体或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经营。三是壮大集体经济。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乡约万古网络带货直播基地辐射带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电商平台运营,利用网络渠道推介沼山胡柚、金丝皇菊、梁湖碧玉等特色农产品。
(五)筑牢防线、优化治理,防范化解重点风险。一是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加大纠纷调处力度。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巩固筑牢安全防线。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强化矿山、燃气、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消防领域的隐患排查,保持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六)强化保障、深度惠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加大社会特殊群体关爱保障,落实好防返贫、低保、困难群众、残疾人康复和保障服务,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二是推进各项公共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切实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全力创建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持续打造沼山中学教联体,推动中小幼教育设施提档升级,逐步完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继续完善基础医疗卫生设施,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办好民生实事。结合“下察解暖”,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 |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