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梁子湖区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部署

信息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日期:2025-01-22

  2024年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森林防火形势可防可控,全年火情接出警数量同比下降了30%。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 

  一是深入开展三年治本攻坚行动。压实各行业监管责任,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督促全区19个专委会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措施到岗、责任到人的全链条、全周期、全过程责任体系,坚决堵塞监管盲区和漏洞。一年来,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培训53次,培训覆盖903人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56次,解读覆盖1232人次;部门开展检查689次,企业1500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带队检查436次,涉及企业542家;上报重大隐患27个,26个已完成整改(其中部门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数22个,企业自查发现5个);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63次,培训覆盖1714人次;督导企业开展应急逃生演练36家次,参加演练3370人次;帮扶指导高危行业领域企业82家,帮扶次数202次;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培训26次,培训覆盖366人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宣传覆盖43707人次。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隐患排查。一年来,(非煤矿山企业)指导非煤矿山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5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50余条(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企业)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专营店358家次,查处3家非法存储和贩卖烟花爆竹经营单位,行政处罚2家,行政强制1家,发现隐患412处,收缴转移烟花爆竹产品232余件(箱)。(工贸企业)查工贸企业346家次、排查隐患463处。(燃气企业)组织专委会相关单位共168人次检查了3家燃气供应企业,2家天然气公司,356家餐饮使用燃气企业,发现一般问题465处,全区383家餐饮等工商业已全部完成燃气“三件套”安装(建筑企业)检查建筑行业39家次,发现隐患155处。(道路交通领域)检查桥梁489座次,巡查国省干线和县乡公路总里程28985余公里,发放宣传资料3100余份,清理公路障碍物73处,拆除公路非标物27处。出动执法车辆861辆次,执法人员3230人次,检查各类车辆5240台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79起,行政处罚120余万元。组织开展排查农村公路安全隐患30处,安装农村公路波形护栏4公里,出动执法车辆397辆次,执法人员1578人次,(消防安全领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690家次,督改火灾隐患1249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33份。组织消防车道划线、竖牌50余处,督改“生命通道”隐患625处。组织发动安装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36处,充电端口588个,组织消防演练80余次,发放宣传册3万余份,海报5000余份,亮屏2000余次。校园安全联合教育市场监管、城管、公安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共排查整治校园周边隐患有60余条。 

  三是持续强化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全年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一年来,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宣讲15次,入户宣传24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8000余份,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宣传集中活动124人次,提供现场咨询120余人次,覆盖重点人群2442人次,助力安全应急知识更深入人心。 

  (二)织密森林防火防护网 

  一年来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1700余台次人员1200余人次,拉设宣传横幅200余条,发送宣传预警短信9万余条。组建应急救援7支队伍(其中区级1支、各镇(园区)6支,梁子湖区应急综合救援队国债项目配发1170.7万元的装备,其中梁子湖区政府专职综合救援队配发696.5万元的装备,各镇(园区)6支救援队配发474.2万元的装备。开展森林防火督查20余次。 

  (三)下好防汛备汛先手棋 

  一是明确责任,整改隐患。印发防汛抗旱责任人相关文件4份,编修防汛工作机制2份,发布工作提示函、督办函6份,整改度汛隐患54处。 

  二是储备应急物资。全区共储备石块(砂石料)3.26万立方米、编织袋17万条、编织布2.61万平方米、桩木2303根、照明设备860台(套)、救生衣810件、救生圈690个、冲锋舟1艘、橡皮舟1艘、排涝设备547台套。全区通过自备及协议使用等方式,储备挖掘机、推土机等防汛抢险机械49台。 

  三是应对强降雨。一年来转移避险群众25人次,设置警示标牌38处应急、气象等部门发布气象提醒信息6.8万余条,发布暴雨预警43次。 

  四是抢险救援。全区投入462人次参与各类抢险救援,抢险机械65台,抢修险段33个,抢险物资木桩150余根疏通受阻道路23.5公里,清除折断树木26处受困车辆46台次救援受困群众56人次堤防除险加固13处,投入移动排涝泵26台。 

  五是发布预警。应急、气象等部门发布气象提醒信息6.8万余条,发布暴雨预警43次,发布高温预警信息1.5万余条。 

  (四)打好抗旱救灾主动仗 

  一是压实抗旱责任。区、镇、村三级严格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分别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加强信息报送。报送抗旱信息53次,统计受旱面积约4.75万亩成灾面积约3.16万亩,绝收面积约1.12万亩 

  三是及时应对旱情。抗旱期间,出动446台次水泵,207台次移动排涝设备,组织抗旱灌溉持续约35天,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次;投入人力3017人次,使用97台次挖机,清障挖渠30245米;全面排查抗旱泵站安全隐患3次,查出12座抗旱泵站出现老化问题;组织党员干部1958人次,技术人员15人次深入村组,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群众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减灾等工作 

  四是开展节水宣传。全区出动宣传人员660人次,发送节水信息1200余条,出动宣传车辆220台次。 

  (五)弹好防灾减灾救灾多重奏 

  一是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报送全区防范应对工作信息16期,出动铲雪除冰、宣传出动17300余人次,使用工业盐300余吨、铲车370余台、清理公里820余公里、走访入户1560余户;设置警示牌132处,使用路面防滑毛毡900米,投入警示路障22个,投入水码150米,投入警示灯15个。 

  二是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地质灾害日常巡排查134次,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43处(现核销已治理和灭失隐患点5处;已完成入库工作9处;正在实施治理17处;已经完成主体工程90%以上3处;已完成治理4处;已完成设计评审3处,招投标工作进行中;正在组织招投标2处) 

  三是开展冬春救助。经摸底,2024年全区冬春救助核定人员共410户742人,发放救助资金113120元。 

  二、未来工作思路 

  是夯实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健全基层组织。推动全区各镇(园区)在相关内设机构加挂应急办牌子,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工作经费和交通保障。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应急服务站(点)。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和力量为基础,组建各镇(园区)综合性救援队伍,负责辖区内灾害事故的情况搜集、灾情上报、先期处置救援、现场警戒等工作;加强基层治理。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区级层面开展以组织指挥一体化、监测评估常态化、信息报告网络化、救援处置科学化、能力保障专业化、宣传教育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规范化建设。在各镇(园区)层面开展以“一个指挥平台、一支救援队伍、一个物资储备点”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标准化建设。推进村(社区)开展以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救援队伍、有应急广播、有信息员、有经费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有”标准化建设。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加强各镇(园区)、村(社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基层网格员、森林防火巡护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等多员合一,落实业务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开展广播电视服务与智慧村(社区)的融合场景创新应用,推进应急通讯保障服务向村(社区)延伸。 

  是全面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推进海绵城镇建设,增强防洪排涝功能。加强桥梁、易积水路段等交通重点部位、供电供气供水等民生安全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堆场、滑坡体、城镇临近周边地质灾害监测监控,加强地震风险排查及防治,加强城镇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面沉降防治。开展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专项治理。强力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乡村火灾防控、重点行业管理五项“攻坚治理”,强化城镇高层建筑、宾馆饭店、沿街商铺等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对楼宇、高风险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大客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控处置机制。 

  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推动区消防救援支队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转型发展,发展政府专职消防员和志愿消防员,优化力量布局和队伍编成,配备先进适用装备,建设消防站6座,建成区域机动和拳头力量。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大型企业等社会力量,以危险化学品(城镇安全)、地质灾害(矿山)、防汛抗旱(工程抢险)、森林防灭火为重点,布局建设一批专业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平台、联动响应、队伍标识、训练备勤。建设1支区级专业救援队伍;区、各镇(园区)分别建立不少于50人和20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按标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发展社会救援力量。重点培育1支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承担水上救援、工程抢险、医疗救护、心理援助等任务。建立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共训共练、合作救援机制,提升协同应急救援水平和救援队伍战斗力。 

  是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应急通信网络体系建设。加快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提供“统一高效、全面融合、全程贯通、随遇接入、按需服务”的通信保障。加强感知网络体系建设。通过物联感知、卫星遥感感知、航空感知、视频感知、全民感知等感知途径,依托应急通信网络、公共通信网络,构建全区全域覆盖的感知数据采集体系,实现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地区和高危行业领域全方位、立体化、无盲区动态监测。加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成集值班值守、信息接报、综合信息汇总、辅助决策、协同会商、指挥调度、信息发布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专用应急指挥场所,满足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为提升全区应急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安全运维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体化网络安全体系和新一代智能运维体系,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防控。对接省级综合应用平台的基础应用。全面推进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决策分析辅助、应急指挥救援、政务管理等业务系统的综合应用,实现业务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流程规范化、决策智能化,有力支撑常态、非常态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应急管理。 

  三、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 

  区应急管理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之上,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按照省市区工作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作为,全力抓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一)保持高压态势,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目标,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资本攻坚三年行动责任,加强统筹调度,综合运用周报、督导、检查等手段推动三年行动重点工作落实。坚持条块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作用,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取得实效。针对行动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矛盾,梳理政策措施层面需要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推动落实,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健全长效机制,形成一套成熟定型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加强危险化学品行业监管 

  深入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和“回头看”,并结合执法工作计划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严格行政审批和许可,从源头上阻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形成有效震慑,坚决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区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3.加强工贸行业监管  

  持续提升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推荐安全生产未达标的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支持、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显著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4.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强化非煤矿山矿业权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规范采矿秩序。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超越矿区批准范围开采、未批先建、不按设计生产建设、边建设边生产,违规运输使用火工品、使用淘汰禁用生产工艺或设备、外包工程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矿山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规范生产作业行为,切实为实现非煤矿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监测预警,有效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强化雨雪冰冻、大风大雾等灾害天气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有力有序应对,一旦发现险情,第一时间转移危险区群众,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结合冬季用火安全防范工作安排,持续强化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指导群众科学使用取暖工具,严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 

  (三)加强民生保障,细致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统筹考虑今年各镇(园区)受灾情况,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区定”的程序,精准核定救助对象;同时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原则,优先考虑倒房重建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因灾致贫返贫户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坚持分户施策,不搞“平均主义”和“一刀切”,切实帮助受灾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将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四)强化宣传教育,巩固森林防火良好成效。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方落实防火责任。充分利用各类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森林防火和监督,依法严厉打击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行为,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强化基层防灭火装备配备,向省市争取为基层应急办配备一定数量的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装备,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增强应急队伍科学扑救的实战能力,以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管控森林火情,形成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地址、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梁子湖区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区府路1号

联系人:区政府办

联系电话:027-6069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