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重点,破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创新
一是以整合促便捷,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印发了《梁子湖区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2023年版)》,重新梳理、认领了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明确区级承接事项781项,镇级承接事项75项,村级承接事项38项,可网办事项比例达100%;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按照“四级四同”和“五减”要求,办事流程、材料均按省市要求应减尽减,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缩减92.4%;推广电子证照归集与应用,实现办事在线提取信息、核验,2023年电子证照入库1180本,为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以创新促质效,推进“最多跑一次”。围绕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推出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场景应用,实现60项“一事联办”省定标主题开通上线。开设“绿色通道”、强化“帮代办”,做实“24小时自助服务区”,服务质效有效提高。大力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强化“一件事一次办”效能,截止目前,我区已下发《行业综合许可证》240张,更大力度释放了梁子湖区市场主体活力。
三是以联合促发展,推进“圈内通办”“跨域通办”。截止目前,梁子湖区已在社会保障卡服务、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申请、失业登记、创业信息查询变更、医保异地报销、居民身份证跨省办理、户口异地迁移等多领域实现跨域办理;与湖南省宁乡市、长沙县、岳阳市岳阳楼区、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涉及事项共332条;根据《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圈内通办事项清单(2023年版)》,组织各部门认领通办事项410项,2023年1月份至今,梁子湖区提供社会保障卡密码异地重置服务29次,办理武汉通公交卡494张。
二、扣民生,优服务,全面优化营商政务环境
(一)聚焦服务品牌,打造政务新业态。
根据梁子湖区实际,印发了《加强构建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帮办代办”体系工作方案》,形成“商梁办·贴心办”服务品牌,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开辟小微企业服务专窗,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代办帮办服务,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审批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常态化开展“局长服务日”活动,各进驻部门领导以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值守窗口,亲身体验业务办理流程,主动了解群众需求。除到各镇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帮办代办、投诉举报受理外,区行政审批局组织发改、住建、自规、交通、农业农村等重点部门深入各镇(园区)开展项目建设类事项现场咨询、办理,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繁的问题。目前梁子湖区组织开展局长服务日活动12次,走访企业10余家,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余件,并多次被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二)聚焦制度改革,探索服务新形势。
一是探索“首席服务员”制度改革。印发《梁子湖区“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方案》,针对不动产登记、开办企业、社保医保、水电气报装等高频办理事项,推动相关业务主管单位遴选一批业务骨干担任“首席服务员”,打破行政职级、授予岗位相应审批权,实现跨部门“一人受理、全程服务”。目前已有市场监管、人社、自规、水务、供电等部门完成授权并形成事项清单。
二是强化“公共资源联动执法”改革。聚焦梁子湖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执法。今年以来,对23家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和2家监察单位下发了《征集问题线索的函》,全面收集问题线索,截至目前收到5家单位反馈,汇总2020年以来涉及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9条;组织“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4次,排查项目13个,发现问题3条,处理问题3条,向区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1条。
三是推进“互联网+监管”。2023年至今,开展业务培训5次,更新区级“互联网+监管”通讯录,梳理得出因无监管对象需退回事项242条,因无监管职权需退回事项567条,录入2022年度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人员38人,实现具有执法证资格的执法人员全部注册,批量录入“互联网+监管”事项94万余条,监管事项覆盖率达95%。
(三)聚焦基层服务,强化服务新模式。
一是选“金牌”、强服务、树榜样,打造窗口优质服务。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周度例会,除每季度组织各类业务、礼仪培训外,每周二还定期召开晨会,以集训的形式狠抓大厅作风建设。制定并印发《梁子湖区政务服务中心“金牌窗口”评定方案》,每季度对入驻大厅的各窗口单位进行业务评比,有效提升了队伍建设水平。截止目前,已开展评比工作2次,选拔出优质服务窗口6个。
二是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涉政务问题整改。针对省市专项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区行政审批局组织区乡村振兴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赴各镇开展惠民惠农政策培训,送政策解读活动,发放惠企便民政策手册200余份,推进政策送达“精准化”。在中心设置“惠企政策直达”窗口,为企业群众实时提供咨询服务。
三是加大基层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前后四次召开镇村政务服务“统一受理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培训会,组织各镇(园区)、村(社区)窗口工作人员参与,进一步提升镇村两级政务服务水平,强化事项、办件管理。
四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帮办代办和引导教办,实现帮办代办人员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各镇、村均建设有帮办岗位,其中,余湾村“余巧工作室”已形成品牌效应,群众反响良好。建立公开监督举报机制,通过“好差评”、“鄂州效能大家评”、乡镇(园区)政务服务机构“群众评”等形式,让政务服务工作时刻接受群众监督。
三、强监管,促透明,全面增强政务公开质效
压实责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基础建设。赴华容区考察学习政务公开工作,双方就政府网站整合应用和政务信息共享开放进行探讨。3月21日,聘请第三方政务服务咨询公司—湖北浩源光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服务。3月29日,组织召开梁子湖区政务公开工作推进会暨《2022年度第四季度问题清单》整改落实培训会,进一步强化问题整改。
聚焦整改,全面梳理、加大督办力度。建立区级政务公开通讯录和政务公开工作群,加强工作交流,分享经验做法,传达上级有关决策部署。要求各部门积极主动对接市级单位,参照其他优秀试点县(市、区),对已梳理事项进行比对分析、查漏补缺。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培训会、答疑会的方式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持续跟踪督导直至问题解决。针对省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督查反馈内容,要求各镇(园区)、各村(社区)对标整改,为企业群众提供易获取、能读懂、体验好的政务公开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年来我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短板与困难,与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存在短板。基层政务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镇一级受场地等客观因素影响,事项集中办理率不高,基层政务服务人员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数据共享应用有待提升。部门数据实时更新不够、部门间共享数据使用度不高,数据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三是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难度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权限划分难,对于法律法规中没有将两者的职责进行清晰界定的,容易产生职权冲突和推诿扯皮;行政执法手段有限,办案过程中调查取证难、认定难;专业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五、2024年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及工作措施
(一)完善阵地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以市民之家新建项目入驻为契机,全面实现单位、职能、事权全面集中,进一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推进区级政务大厅功能划分进一步优化、服务分区更加合理;推进政务事项归集,实现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推进“大综窗”模式,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一窗办理”“只跑一次”。
(二)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成效度。进一步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二是提升在线办理成熟度。加快推进电子材料归集应用,实现审批数据共享。推进系统互联互通,加强统一受理平台使用。三是提升服务方式完备度。推动更多高频事项上线“鄂汇办”APP,实现更多“掌上办”、深化优化“帮办代办”。四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切实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推进监管集约化。强化“互联网+监管”、公共资源交易联动执法,打通招投标监管单位堵点、难点,实现互联互通。二是推进信用差异化。根据市场主体信用情况实施差异化监管,实施信用激励措施,探索建立“红名单”制度。合理运用招投标行为量化计分,逐步加强对进入梁子湖区市场主体信用管理。三是推进执法柔性化。精准把握执法的力度和温度,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落实容错清单。
![]() |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