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梁子湖区农业农村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治水”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农业基本盘,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三条底线,在班子思想建设、粮食稳产保供、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水利建设、河湖生态保护、水旱灾害防御、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农村水利改革、党风廉政建设等十个方面有所作为,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粮食安全方面。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年粮食播种面积共计21.2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2.4%,全年粮食产量共计9.52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4.4%。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32585亩,产量6854吨,同比增长13.77 %。早稻播种面积8728.4万亩,完成目标任务100.33%,早稻产量3335吨;中稻播种面积13.187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2%,中稻产量7.23668万吨;晚稻面积1.2591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3.21%,晚稻产量5774.28吨。2023年全区耕地流失涉及撂荒耕地核查图班627个、面积6563.2571亩,目前已完成图班核查630个、面积6618.5658亩。其中适宜复耕复耕图班413个、面积4619.9873亩,截止11月20日,已全部落实复耕复种,完成整治进度100%。
(二)美丽乡村方面。一是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将厕所革命纳入全区乡村振兴考核范畴,进一步细化措施,将节点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并按时检查、调度,切实做到应改尽改。在实施过程中,把好质量管控,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农村无害化厕所建造技术指南》进行改厕,加强全过程监管,把好模式选择关、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根据市“厕所革命”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农村厕所质量验收和项目绩效评价复核的通知》文件要求,全面督促我区“厕所革命”建改质量和问题厕所整改工作。顺利完成市级“厕所革命”工作复核验收。二是积极做好“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申报创建。为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高质量完成申报创建工作,我区立足各镇(园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在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聚焦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申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1个(涂家垴镇)。三是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制定《梁子湖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梁子湖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等文件,重点对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公厕管护及户厕建改、村容村貌等方面开展考核,保证考核工作不留死角;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立即整改,定期开展“回头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精心准备全市人居环境整治拉练。结合市领导每月布置的整治重点,指导各镇(园区)积极开展农村人居整治工作,实现了村庄常态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三)农村经济方面。一是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工作。根据中农办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中农发〔2019〕18号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通知》农经发〔2022〕1号文件精神,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全区3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质量提升服务。二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服务。继续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改工作,进一步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问题线索核查整改工作,清查我区农村土地承包数据和流转备案合同信息。三是稳步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截止2023年8月低,除4个无债务村(梁子居委会、东边朱村、农科村、谢培村)外,全区剩余村经营性债务已全部化解完成,已化解村级债务4545.28万元,化解进度达100%。
(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已完工项目。完成了2022年农田抗旱设施“三连”工程和2023年维修养护项目,共计完成投资240万元。二是正在推进项目。推进2021年太和镇0.5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1060万元,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区级验收,正在推进市级验收工作。推进2022年东沟镇0.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批复总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完工,正在整理资料,年底前完成区级验收工作。推进高桥河流域系统治理(徐连港整治加固)工程,该项目确认涂家垴镇人民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并已完成项目立项及设计方案批复工作,现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完成投资1300万元。推进2023年东沟镇0.5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978.18万元,项目已确认东沟镇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已完成项目立项及设计方案批复工作,现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推进2023年梧桐湖园区0.4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939.82万元,项目已确认梧桐湖园区管委会为建设主体,已完成项目立项及设计方案批复工作,现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推进梁子湖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表层样采样、剖面样采样、制备和检测单位的招投标工作,现正在陆续推进,年底前完成所有外业采样任务。三是正在争取项目。争取2023年农田抗旱设施三连工程项目,已完成项目库储备工作,总投资380万元。待市级资金下达后,陆续推进项目实施。争取2024年国债项目,目前已完成狮子口灌区改造项目、防洪排涝能力建设项目、2024年涂家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工作,总投资2.1亿元,正在跟踪项目审批工作。
(五)河湖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一是推动河湖长制有能有效:1.强化全区河湖日常巡查。各级河湖长认真巡查履职,截至10月底,日常巡河(湖、库)累计2360余人次,发现并整改水环境(水体、流域内、河湖岸线、河湖设施方面)问题106件,推进河湖长制向“有能有效”转变。2.全力推进梁子湖国家湖泊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梁子湖流域河湖水生态修复、退垸(渔)还湖(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三大工程,谢埠港、怀万港等重点入湖河道得到有效治理与修复。3.开展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发动群众参与整治当家塘、家门口河湖管护等工作,在高桥河开展第三方河道管护试点,积极开展小微水体整治典型建设,并创建市级典型案例7例(东沟镇3处、梁子镇1处、沼山镇3处);稳妥有序推进大水面渔业资源生态调控试点,推进水草种植向水草产业发展。二是巩固梁子湖全面禁捕成果。继续加大禁捕宣传力度,做好2539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转产培训。筹措资金,落实渔民社保待遇。按照“六个一”要求,探索河湖保洁员与护湖员联合保障机制,做实护湖队。继续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监管,加大非法捕捞打击力度。做好禁捕舆情管控和禁捕维稳工作,确保“禁得了、稳得住、保民生、不反弹”目标实现。积极争取省级增殖渔业、生态渔业支持。
(六)水旱灾害防御良好。一是扛起防汛抗旱政治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底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坚持“防”字为王、“预”字当先、“实”字托底,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切实履行防汛抗旱部门的天职和政治责任,二是提高监测预警水平。落实水旱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做好迎战更严重水旱灾害的准备。三是及时开展水利工程度汛隐患排查处置:1.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组织开展汛前安全检查,突出抓好堤防、涵闸、泵站、水库大坝和溢洪道、山洪灾害防御等防洪风险隐患排查。对全区57处度汛安全隐患(其中堤防1处,水库15处,涵闸2处,排涝抗旱泵站共18处,港渠塘堰23处),实行台账管理,明确整改单位、整改时限和整改措施,逐一对账销号,汛前已完成整改清零任务。2.扎实开展水利工程白蚁整治。对全域主要河湖63.73km堤防中白蚁严重危害堤段33.91km进行整治,全年共争取各级资金76万元,完成整治白蚁严重危害堤段22.17km。四是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纳入河湖长制目标任务,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侵占河道、湖泊等行为,违法违规建筑物、阻水障碍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要在汛前基本完成,确保河道行洪畅通。五是强化水库安全管理:1.健全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做到责任到机构、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建立覆盖所有水库的信息档案,全面、精准、动态掌握水库基本情况。严格水库运行监管,全区15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并逐库修订完善调度方案、应急预案。2.推进水库白蚁防治工作,对全区15座小二型水库白蚁法治整治全覆盖。六是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汛前开展山洪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优化山洪灾害监测站网布局,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畅通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实现风险预警信息及时直达受影响区域人员。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机制、动员机制,从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全面检视和完善区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七)水资源和水土保持得到加强。一是强化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管。坚持节水优先,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水四定”原则,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把节水作为根本出路,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能力和水平。加大建设性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严格推进水资源论证、防洪论证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制。二是加强狮子口水土保持监测站运行管理。狮子口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管理用房建成投入使用,聘请第三方技术支撑单位,对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进行机器设备维护运行,相关记录监测数据已上报省级平台。三是严格规费征收。2023年1-11月份,共征收水土保持费及水资源费共计340.2万元。
(八)行政执法方面。一是推进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对各种水违法行为进行有效震慑。二是扎实做好渔政执法。2023年,联合省湖管局、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执法行动87次(联合执法36次),取缔迷魂阵89部,大豪7部,收缴地笼360条,消毁非法渔船2艘。三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联合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全区水利项目、农资经营店、水产养殖、兽药经营店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16次,随机抽取了4名以上执法人员,通过实地现场核查的方式,抽查结果已录入系统,并向社会公开。四是农村违规建房初步遏制。一是区农业农村局于2023年9月28日举办了一期全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参训对象涉及各镇、村农村宅基地管理人员,参训人员达100人以上。二是对沼山镇楠竹村6户在建房屋超标准建设现象正在组织专班调查核实中。三是区农业农村局于2023年9月14日印发发《关于农村宅基地违法建房问题巡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梁农发〔2023〕19号。
(九)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我局把专项整治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明确提出要用系统思维推进专项整治走深走实等要求。紧紧围绕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八个重点开展监督检查,进行台账式分类管理,限期整改整治,采取责任部门负责人主抓,加大对问题的督办力度,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区组织学习19次,学习人数471人,参与自查自纠人数312人,督导检查35次,自查发现问题113个,已整改113个,新建制度2个,修改完善1个,调查摸底集体资源发包类合同505份,村级小型工程项目类625份。;二是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印发了《梁子湖区关于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同时成立专班,明确专项整治工作的边界范围、责任主体,做到整治工作延伸到乡村振兴领域的每个角落。自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区、镇、村召开动员会、推进会63场次,进一步明确了专项整治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总体要求,通过督导检查和信访举报以及自查自纠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排查,对这些问题线索逐项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台账式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共有640人次参与自查自纠,截止11月30日,通过自查自纠收集问题线索22条。三是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我局积极探索建设清廉村居的新路径,按照清源固廉、监督护廉、公开促廉、文化润廉的建设目标,打造“政治头脑清醒、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清楚、村企关系亲清、人居环境清静、党员干部清廉”的“六清”村居格局,及时总结试点村居工作做法亮点和成效,引导各村居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发展新模式新机制。通过创建一批能复制、能推广的示范村,辐射带动全域创建。推动建设美丽梁子湖、幸福梁子湖、清廉梁子湖。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矢志不渝守底线。一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扎实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推进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项建设任务。稳定生猪生产和粮食产能,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力争2024年粮食种植面积和产能稳中有升。二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落实粮食生产(水稻、稻虾混养、蔬菜等)政策补助,建立企业(产业基地)+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加强项目申报、验收,落实补助资金。三是继续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扛起防汛抗旱政治责任。落实水旱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强化水库安全管理。健全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运行管理责任,做到责任到机构、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加快全区剩余12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逐库修订完善调度方案、应急预案。开展防汛抗旱准备。开展汛前大排查大整改、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对堤防管护、水库管理、涵闸运行、泵站维修、白蚁危害、涉水工程等情况及侵占河道、湖泊等行为开展检查,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逐项整改销号。开展冬春水利设施建设大会战大提升。根据今年特殊旱情,制订全区抗旱泵站维修、塘堰扩容改造、港渠疏浚清淤、农村供水保障等工程计划,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高潮。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汛前开展山洪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机制、动员机制,从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全面检视和完善区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效,力争示范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得到省级乡村振兴债券资金支持。加大督查暗访力度,持续加强村庄公共环境整治,深化“美丽乡村”创建成果,推动村庄建设由“清脏”向“治乱”、由“保洁”向“美化”、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护”转变。开展“一村一树”、“一村一花”植树活动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由“造林”转变为“布景”;二是抓好厕所革命建管。继续做好年度农村改厕任务的落实,切实抓好农村厕所问题摸排和整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工程建设,探索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加大公厕常态化管护力度,确保建设一处,受益一片,美丽一方;三是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争取2024年梁子湖区纳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范围,推进梁子镇国家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力度并早日夺牌。
(三)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做好村级清产核资,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发挥村级经济合作(股份)社的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化解村级债务。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清廉村居建设力度,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平安乡村。健全完善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大力推广“巧巧工作室”“网格红管家”等治理品牌,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要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解决好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建设幸福家园的强大合力。
(四)狠抓落实转作风。积极建设“团结、廉洁、创新、实干”的领导班子,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做到政治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一是毫不放松抓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实践。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利用局机关夜学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加强党史国史、党情国情的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机关干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深入推进业务学习。坚持做到知行合一,主动加强对履行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积极利用干部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APP等载体,进一步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同时通过文件、报刊、网络等方式,进一步扩充自身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村宅基地管理、河湖长制、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扶贫等各自负责领域专业知识的储备,并多方面了解和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消除“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二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明确责任,形成班子领导齐抓共管的格局。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力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局党组书记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形成了“一把手”重点抓,班子成员集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增强班子成员“四个意识”。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注重加强干部教育学习,加强全局干部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敬畏法纪作为自身第一行为准则。狠抓作风,督促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落实落地。认真开展作风建设“三问三治三提升”行动,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形成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坚持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认真抓好督查、专项检查和民主评议三项制度,监督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狠抓廉洁自律。自觉对照各自职责和制度要求,认真检查、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注重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管好八小时内外,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梁子湖区农业农村局
![]() |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