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护此青绿 以绿生金——梁子湖区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新路径

信息来源:鄂州日报 日期:2022-12-12

  碧水白云间,触摸绿色生机;山水相依间,感知经济脉动。

  行走在梁子湖大地,山绚烂而热烈,水秀丽而灵动。绿,是梁子湖区最鲜明的底色、最突出的亮色,也是梁子湖区锲而不舍守护的颜色。


 

东沟镇大桥村梅花坞风景如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近年来,梁子湖区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坚定不移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多管齐下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互赢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擦亮“绿”的底色

    厚植两山转化的基础优势

  清晨,薄雾渐散,梁子湖全貌尽收眼底。湖中心,成群结队的鸟儿或嬉戏或觅食,原本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瞧,那里成了它们的‘私人小岛’。”市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与前几年数据相比,今年越冬水鸟数量创近10年历史新高,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额雁、白琵鹭往年最高峰值只有零星几只,今年白额雁达到200多只、白琵鹭50只。随着天气转凉,抵达梁子湖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将会更多。


天鹅在梁子湖湿地飞翔

  “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

  梁子湖区因湖而名,当地人“靠湖吃湖”。然而,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污水直排、过度捕捞、挖沙采石……曾几何时,生态恶化是梁子湖的切肤之痛,生态治理是一道难答的“时代课题”。

  “绿色发展才能长远。”为不把历史问题留给历史、不把包袱留给后人,梁子湖区委、区政府坚守“不搞大开发、保护大生态”的底线,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采取了一揽子措施。

  2013年底,梁子湖区环湖500平方公里范围内退出一般工业;2014年起,梁子湖区陆续退垸还湖6万多亩,取缔2.2万亩大湖围栏,退出1.4万亩珍珠养殖,停办连续举办了17届的梁子湖捕鱼旅游节;2018年,梁子湖鄂州水域全面禁捕。

  山是依靠,水是灵魂,梁子湖区爱绿护绿的意志坚定不移。近年来,梁子湖区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一大批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显现:在月山湖种植挺水沉水植物后,水质监测数据接近地表水Ⅲ类,岸边即可明显看到清澈的水质;在东井外圩退垸还湖7900亩区域进行挺水沉水植物种植和生态驳岸建设后,引来大批候鸟栖息……

  一系列举措实施后,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目前,梁子湖鄂州水域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标准,部分水域达到Ⅱ类。

  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林更茂……2021年10月14日,梁子湖区获生态环境部授牌“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梁子湖区追寻绿色发展成果最直接的展示。


梧桐湖园区东湖科技产业园气势如虹

孕育“绿”的产业

    探索两山转化的实践模式

  每逢节假日,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涂镇村野湖咀半岛计划便迎来一批批露营的游客。项目负责人马哲彬介绍,周末日均游客量稳定保持在1000人以上,今年国庆长假甚至一房难求,异常火爆。  

    过去,涂镇村是典型的“空心村”,户籍人口2000多人,常住人口几百人。这样一个有些破败的村落,逆袭成为旅游热地,靠的就是生态。  

     行进在野湖咀,林木葱郁,绿水绕村,一栋栋设计别致的农家小院嵌在山水田园间。“村落发展的核心在于对生态价值的转化,没有好的生态打底,就没有现在的野湖咀。”马泽彬告诉记者,项目落地看中的就是当地的好生态。  

     在梁子湖区,半岛计划项目是“两山”理论实践落地的典型范例。近年,该区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模式,以绿生金,点绿成金。  

    “过去守着美景受穷,现在依靠旅游开发,我们乡下人也能在家门口赚钱了。”在太和镇陈太村四十八蹬公园,村民杨大妈说起如今的光景,一脸喜悦。  

     梁子湖区提出要打造武汉都市圈“后花园”,全力建好“湿地公园”“幸福家园”“多彩田园”“休闲乐园”和“精神故园”。其中的“休闲乐园”就是以全域旅游为载体,以梁子岛景区为龙头,谋划建设一批3A级以上景区,推动“过境游”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吸引武汉都市圈人群休闲度假。  

     眼下,该区正依托环湖绿道,谋划打造环湖绿道风景观光带、幕阜山脉徒步休闲带和湖乡地方特色美食带示范片区,力争建设20个乡村休闲游示范村、50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8个3A级以上景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梁子湖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越来越合拍,绿色产业强区富民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前列。


涂家垴镇森林绿道四季如春

挖掘“绿”的价值

    畅通两山转化的双向通道

  11月16日,梁子湖区与相邻的黄石大冶市签订高桥河跨市断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双方约定,实施高桥河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协议”,每年补偿金额上限1000万元。  

    这并不是梁子湖区第一次与邻近地区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更早之前,该区已与鄂城区签订了长港河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共同约定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  

    “建立河湖上下游补偿机制,实际是一条生态价值转化的路径。”梁子湖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余鸿表示,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关键在于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也就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早在2016年,梁子湖区就尝到了抓生态的甜头。同年,鄂州编制出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明确将水流、森林、湿地、耕地、大气作为生态补偿的5大重点领域,构建市域内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多元化补偿机制,梁子湖区累计获得市域内横向补偿资金2.4亿元。  

     生态环境保护从“无价之功”到“有利可图”,自然动力更足,底气更足。仅今年以来,梁子湖区已投入2.75亿元,实施梁子湖流域河湖水生态修复,新增退垸(渔)还湖(湿)面积超3000亩。  

     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后,梁子湖区正在向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发起冲刺,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的双向通道,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功能。  

    梁子湖区副区长王伟介绍,目前正在积极谋划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两个体系,前者探索建设线上、线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后者选取部分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试点,实现区、镇、村三级生态资产与生态产品调查、核算和评估工作覆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今后,我们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梁子湖经验。”梁子湖区委书记蔡和林说。


记者手记:

  深冬时节,行走在梁子湖区山间地头,满目绿色、满眼生机。脚下的一草一木、身边的一砖一瓦,都和生态保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山”理念的实践已深入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烙印在梁子湖区发展的轨迹里。

  近年来,梁子湖区生态持续改善看得见摸得着,其成果可以从满眼的绿意中看到,从慕名而至的游客中感受到,也可以从村民自信的笑容中体会到。梁子湖区用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必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就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用好生态优势,盘活生态资源,好山水的滋养、好生态的转化,正不断为梁子湖区高质量发展赋能。站在新的起点,梁子湖区继续奏响“两山论”的强音,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一个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梁子湖正阔步走来。

  明日的梁子湖,更值得期待。

 

(全媒体记者 章丹 肖少峰 胡倩  特约记者 李君亮 摄影:胡佑民 何景星 侯刚峰)

 

主办:中共梁子湖区委员会,梁子湖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共梁子湖区委宣传部;承办:梁子湖区新闻信息中心
梁子湖区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4044号-1 鄂公网安备:42070202000022
联系人:刘迎春 联系电话:027-60699886 网站标识:4207020001
网站地图 点击总量:

线下政府信息查询地址、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梁子湖区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区府路1号

联系人:区政府办

联系电话:027-60699886